当前位置:首页>>彩票365bet官网>>人才工作
时间:2012-05-29 来源:
目 录
【领导言论】为绿色崛起提供强大人才支撑—市委副书记李会明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……………1
【工作快报】鼓励“公仆充电”为人民服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五指山市召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全市人才工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【人才风采】黎药造福百姓 黎医济世救人—记中国民间中医药特技人才杨丽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【知识百问】科学人才观理念有哪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
【领导言论】
为绿色崛起提供强大人才支撑
——市委副书记李会明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
同志们:
上月底,省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,会议就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化开放改革,转变发展方式,实现海南绿色崛起,谱写出一曲恢弘的绿色篇章。罗保铭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,建设国际旅游岛,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。要用优越的生态、优惠的政策、有活力的事业平台和生活保障,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成就人才;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,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,不拘一格选拔人才,创新形式培养人才,打破论资排辈重用人才,为海南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。
2012年是全省项目建设年,今年我市有56个重点项目,宋书记非常重视,多次召开会议推进工作进展。五指山在过去的五年中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双发展,综合经济实力提升较快,特色产业初具规模,基础设施加大力度,城乡面貌显著改变,民生投入持续增加,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实现双赢,党的建设与组织建设科学发展,这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智力支持。2011年,全市生产总值(GDP)为149996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4.1%;全市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920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9.7%。这样的成绩是在全球经济持续恶化,全省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及多重因素影响,国家金融政策宏观调控趋紧,各类原材料及原油价格高位波动的环境下完成的。这既是全市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;更是全市各阶层人才努力奋斗的结果。
为了“坚持科学发展,实现绿色崛起”,我就2012年全市人才工作谈几点意见:
一是要坚持“党管人才”原则,切实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,加强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成果运用。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《五指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)任务分工方案》(室字〔2010〕57号)的要求切实完成所承担的任务,制定本单位、本行业的规划纲要,并组织实施。市委组织部要协同有关部门根据市委的要求对全市各乡镇党委、各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,切实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到位,奖优罚劣,积极营造“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”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二是加快引才育才用才的步伐,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科学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在人才的引进使用上要有“不为我所有,但为我所用”的气魄和胆识。只要有事业的平台和人才政策环境,再加上我们求贤若渴的引才之心,就一定能引来更多的人才为五指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。为此,我们在打造“人才之家”时要练好基本功。既要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。开展紧缺人才需求调查,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,在下半年引进一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重点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。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引导企业、科研单位和市各大中专院校及省内(外)高校合作,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,鼓励人才在五指山创新创业。加快培养一批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、新型工业、热带现代农业等重点优势产业人才,一批教育、政法、医疗、宣传文化体育、社会工作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。同时也要加快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。公开选聘一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。继续办好乡镇干部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。稳步实施省“科技副乡镇长派遣计划”和“万名中专生培养计划”。
三是要解放思想,开放改革,推动政策体制机制创新。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,形成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的工作合力。加强对重大人才政策实施的跟踪监测和评估分析,及时改进完善各项人才政策。第二方面要推动人才管理体制创新。健全并贯彻执行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议事制度、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、人才工作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等,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。第三方面要促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。贯彻执行省级各种专业技术认定标准和评价机制。落实全省人才认定标准和人才奖励标准。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分配制度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,执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,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。
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推动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顺利完成。稳步推进省“智力扶持中西部行动计划”。有效运用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为全市人才提供资金保障。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。加大干部交流、挂职力度。大力推行公开选拔、竞争上岗,积极实施干部初始提名制、公开考评制、差额考察制和任用票决制,推广实施领导干部“任期+竞岗”等制度。最近我市进行的司法局“任期+竞岗”和公安局公开竞岗工作顺利进行,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,下一步我们还要以开放改革的思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,加快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步伐,继续大规模开展干部队伍培训,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。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,继续推进市场化选聘优秀企业家机制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。研究制定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、拓展发展空间的倾斜政策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。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,大力引进和培养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。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。依托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各类继续教育。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。继续完善农村实用技能远程视频培训系统。组织筹备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能竞赛。鼓励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,支持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致富能手创办专业合作社,积极为其联系银行贷款解决创业资金问题。下一步我市准备和省里对接,设立市金融办。还要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优势,与省农林科技学校就农业科技示范基地、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和创业园展开合作。
同志们,建设“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”,坚持科学发展,实现绿色崛起,使命光荣,任务艰巨。时代呼唤人才,发展中的五指山更加需要人才。让我们开拓创新,拼搏实干,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,举全市人才之力,托起五指山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【工作快报】
鼓励“公仆充电”为人民服务
——五指山市用人才专项资金鼓励公务员继续教育
2012年4月20日,五指山市通过了2012年首批申请报销干部继续教育学费12.7万元,惠及硕士研究生16人,本科4人。这是五指山市首次大规模为公务员继续教育“埋单”。
五指山市属国定贫困市,为全面实施具有五指山特色的人才强市战略,实现五指山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,重中之重就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。全市现有公务员(含参公人员)979人,其中硕士以上4人;本科419人;本科以上占比43.2%,人员素质亟待提高。为此,五指山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在2011年相继出台《五指山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五指山市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办法(试行)》,鼓励“公仆充电”。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学费报销80%;硕士研究生学位(学历)及以上学费报销90%;硕士研究生学位(学历)及以上获得者申请学习同等学位(学历)其他专业的,可报销一个专业学费的50%。一年来,市人才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,认真审查新增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资料,并办理备案登记手续,建立学习档案,目前已备案38人(其中,硕士研究生21人,本科17人)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,另外农业推广、公共管理、法律等专业研究生的增多也培养了这些领域的紧缺人才,浓厚的学习氛围正在全市干部中形成。
《五指山市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办法(试行)》还规定申请人在毕业后必须在五指山市工作服务满三年,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,否则将追回所有学费报销款。
五指山市召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
研究部署2012年全市人才工作
2012年5月8日下午,五指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在市委三楼会议室召开,市委副书记李会明出席并作讲话。
会议由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张棉生主持。
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审定《2012年五指山市人才工作要点》,部署全市人才工作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磊对该《工作要点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。部分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本单位、本部门工作实际,积极建言献策。
李会明强调,2012年五指山市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切实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,加强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成果运用;加快引才育才用才步伐;解放思想,开放改革,推动政策体制机制创新;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为建设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,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实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。
张棉生要求,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,尊重人才、尊重知识、尊重劳动、尊重创造;人才要以用为本,给舞台、给环境、给待遇,充分发挥人才作用;人才工作者要立足岗位,加强学习,成为行家里手,迎难而上,共同努力,为五指山市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和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1人参加会议。
【人才风采】
黎药造福百姓 黎医济世救人
——记中国民间中医药特技人才杨丽娜
黎族人民是世界上最健康、最长寿的群体之一,是海南岛的长驻居民。海南岛五指山山脉及周边地区的动、植物药材资源丰富,品种繁多。因交通闭塞,医疗卫生条件落后,当地黎族人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从古至今主要靠民间草药来解决。早在宋元时期,黎族民间对草药的形态、功效、性味、采集、加工及分类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,黎药对治疗许多常见病、多发病效果突出,特别是在治疗毒蛇咬伤、跌打损伤(内伤、外伤)、接骨、风湿、疟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据明代张天复著《皇舆考》一书所列举,有槟榔、沉香等,槟榔的种植已有1500年的历史,全岛现有高等植物4200多种,可入药的植物达2000多种。《中药大辞典》收载的就有500种,其中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,南药30多种。灵芝据调查有38种,占全国的59.4%。这些药材分布在原始森林的五指山区。
杨丽娜小时候就陪着祖母上山采草药,黎药治病救人的理想从小扎根。她的祖母就是当地有名的黎族“必雅”(“药王”之意)。2001年下半年,在遍访五指山地区的民间黎医之后,杨丽娜成立了“五指山黎族民间医药研究协会”。至今会员已达213人,采集的各类草药标本达200多样。2003年,在省民宗厅的支持下,编写《黎族民间草药集锦》一书,书中收集300多种草药,对肝脏、消化系统、泌尿、骨科、风湿、呼吸、毒蛇咬伤等多类疾病治疗都有收录。
2005年5月成立黎族医药研究协会门诊部。年均就诊人数2000多人。几年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,包括一些疑难杂症。如:肝硬化腹水、肝功能损坏、肝脓肿、脂肪肝、肝炎、急慢性肾、胃、肺炎;胆囊炎;阑尾炎;前列腺炎;各类妇科炎症、子宫肌瘤、产后风;胃出血;痔疮;风湿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冠心病;脑血栓、中风偏瘫;骨折、骨头坏死、骨质增生、颈椎、腰椎间盘突出;肾、胆结石;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;过敏症状、哮喘;内、外伤感染;毒疮、牛皮癣;毒蛇咬伤等。
2008年11月5日,黎医专家杨丽娜、杨颜瑛、王桂珍、杨大忠等被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授予“中国民间中医药特技人才”称号。其事迹曾多次被日本NHK电视台、湖南卫视、海南电视台、海南日报、中国中医药报、《华夏地理》杂志等媒体报道。
对于任何一个民族、任何一种文化来说,传承的连续性和继承中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。尤其是一个民族的医药文化。黎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,文化传承依靠的是口传身教。黎医的传承对象都是在宗族中选择的,无论男女。只要聪慧好学、愿意吃苦耐劳的,都可作为继承人。为保证能够完整的传承。继承人需在族群内部不断地进行着相互间的交流,在交流中不断地取得发展和优化。这是黎族医药文化传承的一个突出的特点。杨丽娜和其他黎医一样,也遇到了传承的问题。目前的黎医大多50-60岁了,30-40岁的很少,而且黎药原材料没有得到很好的植被保护导致药源不足。
杨丽娜说:“我一直有个梦想,就是想让黎族医药造福更多的病人,同时拥有属于黎药的医院和学校。”但如今黎药发展面临不小的困境,一是黎药不属于中西医,缺乏规划性保护发展,黎药的种植和生产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链条。二是资金困难,10年自掏腰包去保护传承已令她不堪重负,“如果不加强黎药的保护挖掘,培养接班人传承下去,这些代表浓郁民族文化的黎药将消失在生活中。”杨丽娜一脸担忧。
【知识百问】
科学人才观理念有哪些
李源潮同志在2011年12月17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强调,明年人才工作要把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作为首要任务,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思想动力和保证。重点要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以下10个方面的重要理念。
第一,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,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产力,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。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先进部分,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,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贡献,决定了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。
第二,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。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,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、最可开发、最有潜力的资源。由于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,人才资源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,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。
第三,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。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只有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培养、吸引、用好人才,人才工作才能有为有位。
第四,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,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,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。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,把人才优先发展的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重要政策和工作部署中,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第五,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。人人皆可成才,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,彰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。中国早有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民族理念。毛泽东同志、邓小平同志、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,杰出人才是来自人民的,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,才能不断涌现出杰出人才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,要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,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、对人民、对民族的有用之才。党的十七大以来,我们进一步强调要以实践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,不唯学历、不唯职称、不唯资历、不唯身份,得到了全社会广泛认同。
第六,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针。科学发展以人为本,人才发展以用为本。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,其价值完全在于使用。作为个体的人才越用越聪明,作为整体的人才越用会越增多。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,要继续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永恒主题,着力解决人才不适用、不够用、不能充分使用的问题,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、用当其时、才尽其用。
第七,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。世界各国的研究都证明,包括教育投资在内的人才投资是发展效益最大的投资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,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,是效益最大的投入,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。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本是高效资本、人才投入效益最大的理念,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,鼓励和引导社会、用人单位、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,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。
第八,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。实践证明,高端人才对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,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。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,我国人才队伍规模越来越大,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仍然紧缺。现实决定我们必须坚持高端引领、整体开发的方针,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大力培养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,具有国际化视野、精通国际化规则的国际化人才,具有全球战略眼光、市场开发意识、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,技艺精湛、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。
第九,遵循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。人才培养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。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人才开发要靠长期持续的系统培养。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,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,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创新体系,都是人才开发合乎规律的系统工程。我们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,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,全面规划、系统培养各类人才,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。
第十,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。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,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。党的十七大以来,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工作。但是,在社会的各个领域,时下制约人才发展的落后观念、体制机制障碍还很多。我们要进一步开阔眼界、开阔思路、开阔胸襟,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。我们要发展创新文化,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识人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,把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,把普遍有效的重要政策纳入国家法律法规。
责任编辑:王海琳 云彩虹
相关新闻 |
主管单位:中共五指山市委组织部 托管单位:五指山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Copyright 2015 All Reserved ICP号:琼ICP备10002040号
地址:海南省五指山市国兴路市委大院 电话:0898-86622536 邮箱:Email:wzzb555@163.com
技术支持: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